您的位置:首页 > 标准化服务 > 知识园地

标准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对策建议

来源:中标院网   作者:   人气:   日期:2021-12-30

1. 背景及意义

  随着产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数字技术得以大规模应用,产业效率得到空前提升。2019年,全球47个主要经济体的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8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量的41.5%;我国数字经济的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达到了36.2%,名义增速高于同期GDP7.85%[1]。面对经济社会如此快速的发展态势,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满足产业发展对标准制定效率、使用方式等方面的需求,成为国内外标准化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

  我国领导人及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提出,其中标准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的标准化基础[3]。2021年10月发布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明确要求,发展机器可读标准、开源标准,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4]。也要注意到,我国目前的标准数字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匹配,如手机产业的更新换代周期一般为半年,相关关键技术几个月就会更新一次,而我国传统的标准制定周期平均为30个月[5]。因此,建设标准数字化能够升级我国质量基础设施(NQI)的数字化水平与能力,是实现数字中国战略的基础性需求。

  2. 国内外标准数字化现状

  2.1 国外标准数字化发展情况

  在国际层面,2019年,ISO/IEC正式提出了一种名为SMART(Standards Machine Applicable, Readable and Transferable)标准的新型标准概念。将标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包括:“纸质文本”、“开放数据格式”、“机器可读文档”、“机器可读内容”、“机器可交互内容”。

  在区域层面,2018年,CEN、CENELEC启动了若干标准数字化试点项目。其中,“在线标准化”项目,用以建设“在线协作写作”平台;“未来标准”项目,用以定义新型标准;“开源创新”项目,用以充分挖掘开源技术在标准化领域中的创新应用潜能。

  在国家层面,2020年,英国BSI正式提出BSI Flex标准,并将其定位为BS和PAS的补充,主要相关成果包括新的标准形式,用以支持在线编辑与修改;与该标准相适应的一套基于规则的更加敏捷的在线标准开发流程;现已经应用该方法在车联网方面制定了通用术语标准以及社区口罩使用的规范。美国ANSI认为标准数字化工作主要有3个方向:创造新的工具和方法来制定标准,让更多人参与标准化工作,形成新类型的标准交付物;探索不同的发布格式,如更为灵活稳定的XML技术;将标准直接集成到产品、系统和服务中。并于2019年和美国的行业合作者开始推行ISO SMART标准,将ISO标准的内容整合到产品、过程和服务以显著节省时间和成本,相关工作主要由ISO/IEC Joint Technical Committee1 (JTC 1)承担。德国则将标准数字化发展与产业数字化(工业 4.0)进程绑定,主要工作包括:决策机制方面,建立了由标准化委员会(SCI 4.0)、面向企业的实验室网络(LNI 4.0)以及工业4.0平台组成的标准化三元决策治理结构;实现模式方面,设立专门的标准—产业—应用模式工作组;产业应用方面,提出了可在物联网直接使用的标准集成模型。

  2.2 我国标准数字化研究现状

  经过长期的标准化工作与情势跟踪,我国也已意识到标准数字化更利于建立标准化的社会运作方式,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意义。但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纸质标准结构化、电子化的标准数字化初级阶段,尚未有系统研究。经过梳理,我国标准数字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向:第一是基础原理与方法方向,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作为SAC/TC 286(标准化原理与方法)秘书处承担单位制定了以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为代表的系列国家基础性标准,为标准数字化提供理论基础;第二是内容语义化方向,国家标准馆基于语义识别技术与丰富的国内外标准数据研究开发了中外标准内容指标比对系统;第三是知识图谱的应用方向,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立项了IEEE标准P2959《面向标准的知识图谱技术要求》;第四是标准数字化数据集建设方向,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起草了GB/T22373-2021《标准文献元数据》等标准文献的数据标准。

  标准化工作方面,国家标准委在2020年在仪器仪表和航空航天领域启动了机器可读标准试点,并在制造业、航空航天等部分数字化需求较高的行业中由龙头企业自行对标准数字化应用进行探索。

  标准制定方面,仅在人工智能领域对标准数字化涉及的机器可读技术标准进行了规划,并未形成对标准数字化专门的标准以及标准体系,针对机器可读技术的标准化研究也主要在字典、旅行文件、图书目录等应用方面。相关标准以及涉及的TC包括:标准化的通用基础原理与方法相关技术标准主要由TC286负责完成,机器可读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主要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以及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8)完成。

  3. 对策与建议

  标准数字化专注于探讨标准本身如何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冲击,以此为基点推动标准化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标准数字化还处于摸索阶段,需结合当前标准化水平、研究基础、领域需求来整合现有资源,在工作机制、科学研究、试点示范、国际交流等方面积极行动,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数字化基础。

  3.1 成立专门的标准数字化转型工作机构

  该机构主要负责我国标准数字化发展规划制定,分工协同、统筹推进相关工作,为未来标准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提供方向指引与决策建议。参与主体应包括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组织等。

  3.2 开展标准数字化理论和技术研究

  在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计划中,引导开展标准数字化转型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着力解决相关理论、方法、模型等共性问题,领域应用中的语义识别、数据分析、规则集成等关键问题。

  3.3 培育标准数字化的产业应用生态

  围绕标准数字化生成机制和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标准数字化的根本需求来源于实际应用,通过扩大试点示范以探寻更广泛的标准数字化应用方式(如标准知识图谱、标准知识服务平台),更深刻的标准数字化创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标准制定实施中的深度应用)。

  3.4 深入开展标准数字化国际合作交流

  我国已开始委派专家参与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以及机器可读标准的研究工作,但因标准数字化起步较晚而与先进组织和国家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围绕相关主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和活动,加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交流,培养国际化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加速我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进程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R],北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

  [2]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28).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29/c64094-30019426.html.

  [3]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1).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0):35-41.

  [5]央视网,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制定周期将缩短到30个月[EB/OL],(2019-01-10).

  http://news.cctv.com/2019/01/10/ARTIGRNSUdZCDHHhCelK0Pid190110.shtml.

 

  文章作者:刘曦泽 标准化理论战略研究所

这篇文章不错,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