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标准化服务 > 知识园地

标准化咨询服务的升级策略

来源:   作者:   人气:   日期:2021-01-25

一、促进标准化技术服务智能化目前,很多标准技术服务机构还是利用计算机和内部服务器建立的标准服务平台为服务对象提供标准电子文献信息查阅、查新等服务 , 这是传统的馆际互借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 , 是一种单向被动型的服务。近年来移动办公是一种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在原有服务平台基础上设立微信公众号平台,以数字化标准资源为主要信息源 , 以网络信息交互方式为主要手段向用户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全方位的标准信息咨询服务模式, 如标准查询、标准查新、单向主动型信息推送等。

二、完善特色产业标准数据专库特色标准数据专库的建设是对标准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的一种模式。在资源共享、服务互用的背景下 , 根据本地经济发展优势 , 有针对性地开展标准文献信息资源特色化建设 , 以充分体现合作效率和扩大整个标准资源的信息保障能力。在数据推送方面可以增加功能,细化特色标准专库中标准的行业分类标签 ,这一功能需要专家或者相关行业标准化专家协助进行分类,细化后分类标签系统可以更加精准为服务对象推送本行业或产品相关标准。

三、推动标准化服务管理规范化第一,要制定标准化咨询服务规范,确定服务流程。第二,加强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标准化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第三,标准咨询服务工作比较繁琐,需求随机、不连贯、不系统,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每个用户的咨询内容和要求不同,不具备可复制性。要求增强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建立与客户谈话记录制度,形成规范,避免咨询服务过程中的纠纷同时,可以制定一套完善的的能够了解用户需求、服务流程、标准信息获取、基础技术支撑、不同咨询规范、咨询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标准,并在咨询服务中加以完善补充和利用。第四,确立标准咨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和工作评价体系,不定期对标准咨询服务质量进行调研、科学评估标准咨询服务工作的质量,形成整个服务工作的闭环。对标准咨询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按照相关评价指标进行改进和创新,实时监控咨询目标的完成情况,使标准咨询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四、加强标准化信息学习更新作为标准化咨询服务机构 , 无论是对外部标准服务,还是内部服务标准流程,一定要有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信息网络配合。应定期对各类标准信息资源进行数据更新并进行有效的学习整理 , 保障服务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推动标准咨询服务水平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为服务对象提供一种连续的不断增值的信息标准服务,最终为服务对象创造更大的价值。

五、加强标准化人才教育培训标准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对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影响巨大,对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标准化人员应及时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不断接受标准化方面的新知识、新理论,迅速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首先,加强国际化的标准化人才和复合型的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是提高标准化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我们的标准化人员要加强标准化相关知识、专业英语等的培训,还需要熟悉和掌握国际标准准则。其次,吸收新型人才加入标准化人才队伍,有意识培养各行业相关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既懂专业又懂标准化的新型标准化人才。最后,要建立标准化咨询人才库,注重发挥老专家的作用,以老带新,实现人才和知识的传承。

六、切实聚焦企业标准化需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标准化形势的变化,标准化咨询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和广泛化。越来越多的单位重视标准化工作,从原来的生产型企业到服务型企业、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都对标准化产生了实际的需求,很多地区也开展了标准化奖励政策,刺激全社会的标准的需求。而不同的单位对标准的需求又是不一样的。比如生产加工企业生产需要获得最新的标准信息;服务型企业需要获得最佳管理秩序,提高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运行良好的标准体系;而政府机关为了实现管理的规范化,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开展有关管理工作等。根据不同行业部门的需求,我们就需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根据咨询需求的不同、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制定满足企业需求的个性化方案和策略。

七、积极面向现代化、国际化大大曾要求,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引领、创新合作、互利共赢、滚动实施原则,主动加强与沿线国家标准化战略对接和标准体系相互兼容,大力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强化标准与政策、规则的有机衔接,以标准“软联通”打造合作“硬机制”,努力提高标准体系兼容性,支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促进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服务投资贸易便利化和人文交流深入化,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和有力机制保障。作为标准化咨询服务机构,我们需要对接要求,树立目标,不断提升咨询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加强国际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的标准信息和相关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等服务,开展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标准化人才的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提升标准化人才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作者:刘博华,吴京扬,镇江市标准化研究中心, 扬州市标准化研究所。公益性传播,特此声明致谢)

这篇文章不错,赞哦! ()